
一項研究調查每周使用輪椅40h以上的脊髓損傷患者,包括97%手動輪椅和54%電動輪椅使用者。首先確定輪椅的適配標準:給使用手動輪椅脊髓損傷患者提供超輕型可定制輪椅,給電動輪椅使用者提供可編程控制和可定制功能輪椅。調查發(fā)現(xiàn),未達到這一標準的患者更有可能是少數民族、低社會經濟地位、受教育程度較低、低收入、低公共醫(yī)療保險者。電動輪椅使用者往往是老年人和截癱患者。40%的手動輪椅用戶有不止一輛輪椅,73%有手動輪椅,27%有電動輪椅。57%的電動輪椅用戶有不止一輛輪椅,84%是手動輪椅,16%為電動輪椅。慢性損傷患者 85%使用手動輪椅,27%使用電動輪椅,大多是ASIA A~C級的四肢癱患者,許多人有多種輪椅。
使用動力輔助輪椅更耐久、安全、有效、方便。進行戶外活動首選社區(qū)活動電動輪椅,在受限空間內執(zhí)行任務首選動力輔助輪椅。使用電動輪椅時,上肢活動度顯著減少,可以降低上肢損傷率,使用輪椅時間更長。使用電動輪椅過障礙物更容易推進。電動輪椅比手動輪椅氧消耗低、上肢關節(jié)活動度顯著降低、工效學評價較高;使用電動輪椅時間更快,全速發(fā)力困難較少,但攜帶不方便。目前認為,截癱和四肢癱患者使用電動輪椅,移動容易,功能改善,上肢損傷風險降低。
電動輪椅提供或加強獨立移動性,提高日常生活中的參與。移動性和獨立性與脊髓損傷患者整體生活質量有關。脊髓損傷患者使用電動輪椅的研究很少。
殘疾運動員使用電動輪椅能行進更長距離,有更快速度。輪椅壽命基于運行時間、距離、行進表面的類型,包括啟動和停止的頻率。要每天充電。驅動輪椅速度多比最大速度要小,只偶爾短距離全速駕駛。室內使用電動輪椅比戶外移動的速度慢、距離短,沒有典型的使用模式。
老人為什么一定要有一臺自己的電
電動輪椅為什么深受廣大老年朋友
駕駛電動輪椅交通規(guī)則不容蔑視
癱患病人床與輪椅間的轉移技巧